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697篇
安全科学   1435篇
废物处理   458篇
环保管理   559篇
综合类   2150篇
基础理论   256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02篇
评价与监测   348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解决传统经验公式在预测气体泄爆中最大超压出现时的较大偏差或过于保守的问题,提出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气体泄爆最大超压。基于124组实验数据,采用BP与RBF神经网络,通过优化算法计算与迭代循环对泄爆样本中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与选择,并确定2类神经网络本身在学习与计算气体泄爆样本时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PCA(主成分分析法)在当前样本条件下的降维效果较差,而通过迭代对比确认气体泄爆样本中的5类特征全部保留时神经网络的训练模拟效果最好;通过对124组实验数据进行随机挑选训练集与测试集的训练模拟结果发现,神经网络对气体泄爆中最大超压的预测效果较好;通过对比Molkov提出的和经Fakandu等改进的NFPA 68经验公式以及2类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相比于传统气体泄爆经验公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燃气管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及效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灾害链演化机理对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构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网络和风险评估模型,并计算得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度。为更准确地表达无传播路径的灾害事件之间的关系,将灾害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长度的最大值作为其最短路径长度,计算表明这种算法更符合灾害传播实际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分析,能够为燃气管线灾害风险控制措施和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3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因素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危害性也在逐渐提升。其中有机废气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量排放量都越来越高,如果不进行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都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基于VOCs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作了分析,希望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目前已出台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相关标准的解析,针对标准之间存在着适用范围不一致、检测项目名称及限值不一致、检测方法不统一以及计算基础不统一等,造成油气田环保工作者和管理者认识上的混乱,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选用和治理市场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为加快促进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的发展,建议尽快出台有针对性、普适性强、统一的油气田含油污泥污染控制标准,确保含油污泥处理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可行;同时制定针对性强的含油污泥污染物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统一、计算公式一致,保证结果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5.
为推动油气开发领域安全风险分级防控有效落地,提高风险预控能力,本文基于风险防控现状评估结果,探索性地研究安全风险分级防控思路,构建了油气开发领域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体系推进模型,提出了逆向与正向危害因素识别方法,明确了风险评价关键隐性过程原则,构建了风险-后果-能资分级防控决断模型。选取典型试点单位进行实践,结果证明,油气开发领域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体系推进模型是科学合理的,其他领域也可借鉴该模型开展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6.
杨春丽 《安全》2020,(2):48-54
N2和CO2是常用的惰性抑爆气体,为研究两种气体的抑爆特性,采用20L球形爆炸试验装置,分析了不同浓度配比条件下N2/CH4/空气以及CO2/CH4/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同时采集爆炸后的气体样品,对比分析爆炸后残留气体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随CH4浓度从5%增加至12.5%时,完全抑制CH4爆炸需要的惰性气体最小量先增大后降低,CH4浓度在6.5%~7.5%之间时,抑爆需要的惰性气体的量最大;在同一CH4浓度条件下,抑爆需要N2的量大于CO2,并且CH4浓度在5%~6.5%时,抑爆需要两种惰性气体的量值差别最大;当CH4浓度一定时,随着加入惰性气体量的增大,爆炸最大超压逐渐降低,惰性气体浓度和爆炸超压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在同样条件下,相对于N2,CO2为抑爆气体时,爆炸后腔体内残留的CH4浓度较高。研究成果为惰性气体抑爆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揭示惰性气体抑爆机理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7.
In order to study a new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for oil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s based on acoustic waves, the propag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modified. Firstly, the propagation law in theory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damping impact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attenuation. Then, the dominant-energy frequency bands of leakage acoustic waves are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by 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 Thirdly, the actual propagation model is modified by the correction factor based on the dominant-energy frequency bands. Then a new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law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s for oil pipelines.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method are applied to the gas pipelines i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modified propagation model can be establish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new leak loc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applied to both oil and gas pipelines and it has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velocity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the new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detect and locate the leakages in oil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s.  相似文献   
38.
为解决高瓦斯工作面隅角封堵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封堵效果不佳易造成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等安全问题,研发设计了矿用阻燃内外胆组合结构的轻型柔性隅角封堵气囊,并相应提出了单体液压支柱配合轻型柔性气囊的隅角封堵新方法。通过实验室测试实验和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选用PVC材料和双抗涂覆布材料的气囊质量小、轻便实用,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传统封堵方式编织袋装碎煤造成的遗煤浪费;该气囊可适应大变形(变形率可达42.5%)、耐冲击(2×104J的冲击能量不破坏),抗撕扯能力强,且具有阻燃特性,重复使用率高,大大节约了隅角封堵的成本;使用气囊封堵后,采空区内瓦斯浓度显著增大,说明气囊封堵的密闭性增加,安全封堵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9.
以γ-Al2O3作为载体,先后负载CeO2,MnC2O4,Fe(NO33,CrO3,Ni(NO32,NH4VO3等多种金属组分制备γ-Al2O3负载多金属复合催化剂,并用于模拟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通过SEM和XR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Mn,Cr的添加能增加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提高催化剂的N2选择性;γ-Al2O3对活性金属氧化物的负载效果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各金属化合物的最佳加入量为 w(MnC2O4·2H2O)=20%,w(Fe(NO33·9H2O)=15%,w(CrO3)=10%,w(Ni(NO32·6H2O)=5%,w(NH4VO3)=10%,w(CeO2)=5%,w(γ-Al2O3)=35%;以在最佳正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γ-Al2O3负载多金属复合物为催化剂,在脱硝反应温度为205 ℃的条件下,NO转化率为96.7%;γ-Al2O3负载多金属复合催化剂经5次重复使用,NO转化率仍可稳定在94%左右。  相似文献   
40.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